和菓子(わがし)就是日式茶点。
唐朝时期,日本遣唐使,将当时中国的饮茶习惯带回日本,其中包括茶道文化和茶点制作。
日本贵族们对其爱不释手,于是从和歌中取材,给和菓子起了许多风雅的名字,比如“朝露”、“月玲子”、“锦玉羹”等。经过融合发展,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。
日式茶点
如今在日本,传统的点心铺每月都会推出符合时令的糕点。造型和口味应季而作,暖春有樱花制成的粉樱饼;盛夏常用透明质感的葛粉给人清凉之感;秋天是丰收的季节,会拿板栗、柿子等作馅;寒冬则有小猪形状的亥子饼……
和果子精致巧妙的造型,完美地体现了日本人对饮食美学的追求,并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。
不同季节的甜点元素
和菓子种类繁多,但大体分为“干菓子”、“半生菓子”和“生菓子”三类。
生菓子造型美观却容易变质,,一般保存期限短,只能放两天左右,要趁鲜食用。
干菓子更加类似于饼干,没有什么水分,以糖和豆粉压制成各种造型。
半生菓子,含水量和保质期则在两者之间。
推荐阅读:记者工作平台